炒股问题_股票在线问答_短线股票推荐_问财选股_ 好喜购问股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利率敞口风险(敞口风险管理费 退费)

摘要

美国劳动参与率恢复较慢,通胀放缓速度不及市场预期。

美联储本轮加息的终点利率可能会比此前的预期更高,并在高点持续较长时间。

通过对过往加息周期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当加息结束,利率在高点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暴露。从内因来看,在于前期金融风险的积累;从外因来看,由于加息后利率持续处于高点,市场流动性长时间偏紧,最终导致泡沫破灭。

在过去10余年的低利率环境下,全球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且未来美联储政策利率可能会在高点持续一段时间的情况下,对于出现较大金融风险暴露的可能性不宜低估。

面对可能出现的外部冲击,需保持警惕,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正文

近期,随着通胀有所放缓,美联储放缓了加息的步伐。然而,在1月通胀数据发布后,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再次升温。如何看待美国通胀走势?美联储政策利率将如何变化?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分析,供参考。

1、劳动参与率恢复较慢,通胀放缓的速度不及市场预期

美国1月通胀数据放缓的速度不及市场预期。美国劳工统计局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CPI同比增长6.4%,高于市场预期(6.2%)。1月核心CPI同比增长5.6%,也高于市场预期(5.5%)。CPI环比上涨0.5%,为近3个月来最大涨幅。

劳动参与率恢复较慢是主要原因。我们曾在《四十年一遇美国大通胀: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一文中对导致美国通胀大幅上升的原因进行过分析。从目前主要因素的变化来看,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情况已经明显缓解,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BX)大幅回落(图1)。然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即美国劳动参与率较新冠疫情暴发前下降的困扰仍然存在。2023年1月,美国劳动参与率较2022年12月提升0.1个百分点至62.4%,但仍低于新冠疫情暴发前。据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估计,有1600万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美国人患有“长期新冠”(long COVID),使得200万到400万美国人无法工作。由于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工资存在上涨压力,对服务通胀形成支撑。1月美国服务通胀飙升至4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进而阻碍整体通胀放缓的步伐

1: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BX)走势

来源:wind,第一财经研究院

2、美联储本轮加息的终点利率可能比此前预期的更高,并在高点持续较长时间

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8次,累计加息450bp,节奏为近40年来最快(图2)。

图2:近40年来美联储各加息周期中前12个月利率上升幅度(bp)

来源:wind,第一财经研究院

近期,在通胀有所缓和的情况下,美联储在2022年12月加息50个基点(bp),随后在2023年1月加息25bp, 步伐逐渐放缓。市场曾一度乐观地预测美联储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降息

然而,由于通胀回落的速度较慢,美联储本轮加息的终点利率可能会比此前的预期更高,并在高点持续较长时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在参加华盛顿特区的一次活动时表示,通胀正在开始缓解,不过预计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利率保持在限制性水平。他还警告称,如果经济数据不配合,可能加息,且幅度超过市场预期。在1月通胀数据发布后,多位美联储官员也发出了鹰派声音(表1)。他们表示将继续加息,并将利率在高位持续更长时间。

1:美国1月通胀数据公布后多位美联储官员鹰派发声

来源:第一财经,第一财经研究院

3、需警惕外金融风险暴露带来冲击

近日,随着加息预期再起,美元再次走强,非美货币承压,纷纷下跌。汇率波动和外债负担是新兴市场遭受外部冲击的关键和薄弱环节。由于美元的强势,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放弃汇率与美元挂钩。今年1月,为了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紧急资金和捍卫外汇储备,埃及、巴基斯坦和黎巴嫩三国放弃了长期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

回顾美联储本轮加息以来,包括新兴市场债务危机在内的各种金融风险不断暴露(表2)。

2:自美联储快速加息以来全球金融风险不断暴露

来源:第一财经研究院整理

庆幸的是,这些风险事件虽然引发了市场担忧,但目前尚未产生更大的影响。然而,在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可能持续偏紧的情况下是否有可能出现影响较大的金融风险暴露

通过对美联储过往加息周期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当加息结束,利率在高点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暴露。例如,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破灭、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等(图3)。

3当美联储加息结束,利率在高点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暴露

来源:wind,第一财经研究院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内因来看,在于前期金融风险的积累,如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前宽松放任的借债环境,不合理的发展战略,推升了外债规模;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金融过度自由宽松下的虚假繁荣;次贷危机爆发前货币宽松、住房刺激政策和金融创新孕育的房地产泡沫。从外因来看,由于加息后利率持续处于高点,市场流动性长时间偏紧,最终导致泡沫破灭。

目前来看,这一次的情况与历史非常相似。一是过去10余年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的10余年里,全球流动性极度宽松,利率长期处于低位,金融风险不断积累。以影子银行风险为例,过去10多年的低利率造成金融脱媒,大量业务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但目前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较少。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欧盟和英国正试图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因为以养老金基金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为开端,市场出现了巨大动荡。加强监管将有利于抑制风险,但同时也令人担心出售风险资产会引发进一步抛售,导致新的混乱。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统计,欧洲影子银行的金融资产额在2021年达到75万亿美元。如果出现问题,很可能会通过市场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打击。二是如前文所述,未来美联储政策利率可能会在高点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出现较大金融风险暴露的可能性不宜低估

面对可能出现的外部冲击,需保持警惕,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首先,做好应对预案,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其次,积极稳妥地扩大内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第三,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减轻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对于企业部门来说,需加大对风险敞口的对冲力度。

(本文题图来源:第一财经)

——

文 | 于明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记者 | 曾仰琳

编辑 |

11月23日,北京银行(601169.SH)线上召开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北京银行董事、行长杨书剑和董秘曹卓出席并回答了投资者提问。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北京银行管理层在业绩会上共回应了13个问题,涉及了不良资产处置、房地产风险敞口、净息差下滑、LPR利率下行影响、零售转型进展、收入增长驱动力等方面。

不良资产处置成效如何?房地产风险敞口表现如何?

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霍学文回应称,2022年三季度,北京银行持续强化全流程资产质量管控,不断加大“降旧控新”力度,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发展,主要资产质量指标环比实现“四降一提升”,即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逾期率、逾贷比均较中期下降,拨备覆盖率较中期上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278.98亿元,较半年末减少12.31亿元;不良贷款率1.59%,较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逾期率、逾贷比均较中期下降;拨备覆盖率200.25%,较半年末上升5.32个百分点,具备足够的风险抵御能力。

霍学文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商业银行在不断加大不良处置规模的情况下,不良余额仍呈上升态势。未来,北京银行将继续坚定底线思维、牢守风险底线,多措并举持续提升资产质量管控质效,确保北京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加固。

对于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敞口问题,霍学文表示,目前北京银行对房地产实施名单制准入管理,通过打分卡控制授信额度,明确投放区域及城市,确定重点投放项目,强化资金封闭管理,做好业务稳健发展。下一步,北京银行会继续做好房地产贷款平稳投放,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何近年来净息差不断下滑?LPR利率下行有何影响?

在净息差下滑的问题上,杨书剑表示,该行净息差近年来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政策和市场影响。今年以来1年期LPR调降15bp,5年期以上LPR调降35bp,新放贷款利率下降影响收益水平,同时受市场和政策因素影响,投资收益率呈下降趋势。二是业务结构调整影响。北京银行致力于改善客户结构,加大重点优质客户和小微客户投放,资产利率竞争较为激烈。三是该行零售贷款业务占比同类银行相比相对较低,高收益零售贷款占比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行一方面通过优化资产业务结构,延缓资产收益下行速度;另一方面加强负债成本管控,半年末我行负债成本下降幅度在上市银行位于前列,保持负债成本较低的优势。”杨书剑进一步回应称,未来存量贷款利率面临重定价压力,整体看息差仍面临下行压力。该行将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强化负债成本管控等措施稳定息差水平。主要包括以下两项举措:

一是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高收益零售贷款投放力度,同时加大债券投资配置,提升债券收益;二是强化负债成本管控。通过加强数字化获客能力建设优化获客模式,拓展低成本存款来源。加强存款利率定价管理,不断降低负债成本。

对于如何防范城投公司债务违约带来的损失的问题,杨书剑回应称,北京银行针对城投贷款业务的主要管控方式包括:一是设定区域限额,二是设定客户限额,三是设定准入地区,四是制定客户层级、收入指标的标准。从源头做好风险防范。

对于市场利率下行的影响,杨书剑表示,今年市场利率下行,特别是贷款LPR下调幅度较大,引导商业银行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导致银行业净息差整体有所下滑。北京银行通过优化资产业务结构,延缓资产收益下行速度;同时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保持负债成本较低优势。半年末,北京银行净息差同比下降7BP,下降幅度稍低于上市银行整体下降幅度。

零售转型进展如何?收入增长有何驱动力?

在零售转型进展方面,杨书剑介绍,北京银行一直致力于数字化转型统领的五大转型。其中零售转型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零售盈利贡献实现新突破。零售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2.3%,占比提升超过6%,零售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13BP,个人贷款收益率同比提升33BP。

二是零售业务规模保持快速增长。AUM同比增长超过1,000亿元,增幅12.8%,储蓄日均存款较年初增长12.9%,其中核心存款增长23.3%;零售贷款6,077亿元,较年初增长234亿元,单季增长112亿元,个人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同比增幅36%,经营和消费贷在个人贷款中占比达42%,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

三是财富管理业务贡献持续提升,开展“京彩理财季”活动,理财中收实现7.8亿,同比增幅达43%,代销个人理财上线三个月规模突破150亿元,代销保险规模较年初增长37%,中收创利同比增幅47%,私募代销规模较年初增长52.40%,财富管理类中收超过13.7亿元,同比增幅10%。

四是零售客户基础持续夯实,零售客户突破2,700万户,推出理财首签、贵宾晋级、私行晋级三重“京”喜活动,贵宾客户数突破85万户,较年初增长8.1%,私行客户数突破1.29万户,较年初增长14.8%;私行客户AUM达到1,632亿元,较年初增长15.9%。

五是打造儿童金融特色,创新推出“亲子账户共管”服务、升级“小京压岁宝”产品、推出“DIY特色小京卡”等各类特色主题活动,线上线下累计举办超过5,200场。依托“蔬菜精灵”联名信用卡等爆款产品引入年轻客群、高价值客群,深化周一充电日、天天有惊喜、非常假期三大营销品牌,本年新增信用卡客户数超过50万户。建设新市民服务驿站,推出新市民专属创业贷款“创赢贷”,上线三个月累计发放超过30亿元。

六是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智能银行生态体系。丰富手机银行非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新增美团外卖、大众点评、叮咚买菜、首汽约车、高德打车等优质场景服务,手机银行客户规模突破1300万户,同比增长24%,月活跃用户(MAU)突破510万户。深入打磨远程银行空中经营模式,在试点经营中转化效率达行业平均水平的近9倍。创新提升线上化个人信贷服务,打造“京e贷”品牌特色,上线普惠金融和房贷产品线上化、标准化项目,与上汽通用等头部企业合作“车贷+”产品成功投产。

对于收入增长的驱动力,霍学文提出,2022年,北京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3.90亿元,同比增长3.23%,增速较半年末回升1.52个百分点。营收增速稳中有升,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数字化转型为统领,围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持续优化客户服务。完善GBIC2组合金融服务模式,推出上市企业金融服务方案暨“扬帆计划”,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对公客户“倍增计划”实现,发布“京萤计划”儿童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夯实业务发展基础,通过加强数字化获客能力建设优化获客模式,拓展低成本存款来源。

二是不断优化业务布局。立足首都银行定位,全力服务首都“四个中心”“五子联动”“两区”等重点建设项目,强化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特色,全面升级供应链金融生态,深度绑定优质客户,强化服务小微特色。持续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重点发展地区的支持力度,聚焦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体系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多渠道、多维度、多元化加快业务布局。

三是加大零售转型力度。打造北京银行的“二次增长”曲线。三季度末零售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2.3%,占比提升超过6%,零售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13BP,个人贷款收益率同比提升33BP。

最新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13.90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3.61亿元,同比增长6.48%;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年化)0.8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1.25%,成本收入比23.69%。截至2022年9月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3.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9%;负债总额2.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8%。

十一假期结束后,英语培训行业爆出消息,成立21年的老牌英语培训机构韦博英语疑似大量门店“跑路”。

目前,韦博英语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主要城市的分店已关门,受影响学员上万人。

最要命的是,大量学员被韦博英语诱导,从广发银行、招联金融、百度有钱花等机构申请了数万元的培训贷。

如今,机构倒闭,学员退费无门,但金融机构贷款却要照还不误。

联想到去年的租房贷“爆雷潮”,健身房、美容院预收费用后关店跑路的诸多案例 ,分期消费为何总是风险重重?

在英语教育培训机构的话语体系里,职场升迁、国际化视野、海外求学、工作游刃有余、众人艳羡,是常被使用的标签。

不仅是教育,美容、健身……渴盼华丽蜕变的人,在买课、买服务塑造更好自己时,大概都不会太犹豫。

需求激发市场,这无可厚非。可这仅凭一点还不足以引发消费。

不见真金白银,商家如何提供服务?于是关键角色金融机构携款登场,为买卖双方排忧解难。

在韦博英语的案例中,哪些金融机构在提供分期贷款服务?

据媒体报道,浦发银行、广发银行、京东白条、招联金融、百度金融都有份其中。

图片来源:“券商中国”

学员称他们在课程顾问的建议下,从第三方机构申请了数万元“培训贷”。

据成都商报提供的多位网友提供的韦博英语学费记录表显示,其中成都一家门店的25位学员中,只有4位学员全款支付学费,12位选择了金融分期产品(后经学员证实此为度小满的有钱花),分期订单的数量占比达到80%

只是学员们大都没有料到,韦博英语的崩塌来得如此突然。

到10月15日为止,聚投诉和黑猫投诉上,有关韦博英语拒绝退款、诱导第三方贷款的投诉已经分别达到156起和245起。

这像极了一年前的租金贷“爆雷潮”。

在租金贷模式下,租客与长租公寓企业签租约,同时与后者所合作的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

合同一签,金融机构便一次性替租客付掉全年房租,而租客要向金融机构逐月偿还贷款。

业内人士称,长租公寓能够借助租客的信用贷款加速资金回笼,扩张企业规模,资金风险系数转移到了租户和房东头上。

自2018年8月20日起,租金贷“爆雷潮”惨烈上演。

是日,杭州长租公寓品牌鼎家发布公告,“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断裂,公司已停止运营”。

数千名租户及房东随即与消费金融机构陷入纠纷。此后半年,十余家长租公寓运营商均出现类似状况,上万租客苦不堪言。

“租客当然受损失,但是长租公寓企业拿到了资金,扩展了规模。即便杠杆率高,资金压力大,甚至行情下行时有资金崩盘风险。——这还算老老实实做生意的企业。”

“如果企业将资金用于放贷、炒股,那风险敞口只会更大。”我爱我家原副总裁、中国房地产经纪同业联盟主席胡景晖曾对岛妹说。

韦博英语是否也有类似做法呢?目前尚无财务数据或内部运营人士给出答案,但消费者一定与岛妹一样,希望谜底尽快揭晓。

值得玩味的是,10月12日凌晨,网上传出署名为高卫宇(韦博英语创始人)的公开信。

信中说,自2018年起,韦博英语板块业绩持续恶化,原定融资计划不断被推迟,最终导致韦博英语资金链断裂。

而在工商信息平台上“天眼查”上查询高卫宇个人信息时,显示个人风险有82条,大部分与韦博英语相关,且原因多半为“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

讲到这儿,就剩最后一个问题。

既然在“消费分期”的场景中,企业有跑路风险。金融机构干嘛把自己扯进去,惹得一身腥?

原因很简单,有利可图。

首先,做分期贷款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收益,以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为例。

由于有分期手续费,且手续费是按照总欠款金额来计算的。分期期数越多,消费者实际承担的贷款利率越高。

举个例子。假设分期付款金额为1200元,分12期,每期(月)还款100元,手续费为0.6%/月,则每月实际扣取107.2元。

如果仅按上述因素计算,则可折算的名义年利率为7.2%。但是,加入手续费再做测算持卡人所要支付的真正年利率却达到了15.48%。

多出部分对应的利息收入,自然就是银行的额外收益。

第二,做分期贷款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业务增强”。即金融业务本身收益不是最重要目标,关键是通过金融服务增强原业务营收能力。

拿“京东白条”为例。数据显示,该业务上线后,为京东带来收入增长30%-40%。

一次“消费分期”英语课,金融机构、售课方、消费者……诸多利益牵扯。这节课有多“来之不易”,岛友心中可有眉目了?

课是否来之不易,大家自有判断,但损失的追回却更加不易。

针对学员的安置问题,高卫宇在前述公开信中表示,已与上海英孚达成一致,上海英孚愿意接收韦博的成人学员和青少学员,具体的操作步骤待明确后会直接公布给学员。

同时昂立少儿、朗阁、启德教育也表示愿意接收部分青少学员和出国学员,韦博英语正与上述机构正在沟通中。

只是,公开信并未提及安置计划是否仅针对上海地区。目前尚未有更多官方信息披露。

金融机构方面,广发银行称已停止与韦博英语的贷款业务,但对于正在还贷的受害者并没有做出明确回应,也拒绝为其提供任何纸质证明。

其他涉事金融机构情形基本类似:百度旗下的度小满金融客服回应称,“有钱花”教育分期与学员是独立的借贷关系,因为是独立借贷关系,为避免影响征信,建议按时还款。

京东金融客服也回应称,需按京东白条账期进行按时还款,避免个人征信出现记录。

按照相关金融机构人士的说法,虽然学员处境值得同情,但是因为培训贷相关的资金方也算受到牵连的受害者,因此暂停分期付款可能并不现实。

兜兜转转,一切又回到“分期消费的安全性”这一老问题上。

说白了,企业收取的资金没有受到监管,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维权就会变得困难。

在这个案例中,韦博英语的资金链早已亮起红灯,却选择用预收学费的方式“堵窟窿”。

企业运营者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希望,自是无可厚非,但若将希望架构在无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上,这份希望是否还值得不计代价去追逐?

消费者也需要冷静、再冷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看起来保守了些,却是最可持续的消费观念。

不论是买课提升自己,还是分期购买“大件儿”,想清楚资金上能承受的极限是什么,这样才有充足余地。

这当然不容易做到,需要克制、需要冷静、也需要想清楚什么是此刻最需要的东西。

人的欲望总是填不满的,想要变成更好的自己,也是一种欲望。但是实现欲望需要资源,更需要时间。

确定了正向欲望后,也要考虑实现欲望的代价和风险,认清当下的能力和财力,如其所是、踏实务实地去满足欲望或实现个人蜕变。

与这一点相比,“想清楚再掏钱”倒算是其次了。

(来源:侠客岛)

最近,岛叔收到不少私信,反映在长租公寓平台碰到的糟心事。

有租客说“平台诈骗租客租金、业主要赶走已正常缴纳租金的租户”;有房东说“平台收租客一年租金却只付房东一月租金,尾款久等不至,又不忍把租户赶走。”

此时,长租公寓头部玩家蛋壳公寓又陷入漩涡。11月16日,继CEO被查、被曝“房东租客两头吃”、提现困难、数百人聚集公司总部维权后,有媒体称蛋壳“或将宣布破产”。该公司随后回应:公司的确遇到资金困难,正积极处理,承诺“绝不跑路”。

今年以来,长租公寓消息不断。仅7-8月,就有20多家长租公寓项目出现问题;9月,深圳爱租公寓、美居公寓、小鹰公寓、乐居公寓等5家长租公寓公司被投诉“无房可住”。

蛋壳表态(图源:央视)

2018年8月20日,杭州长租公寓品牌鼎家发布公告称,“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断裂,公司已停止运营”,数千名租户及房东随即与消费金融机构陷入纠纷。之后半年,10多家长租公寓运营商出现类似状况,波及上万名租客。

出租方经营不下去就罢了,怎么租客还跟金融机构扯上纠纷?

问题出在“租金贷”。在此模式下,租客不仅从长租公寓租房子,还和长租公寓合作的金融机构签贷款合同;金融机构替租客一次性付清全年房租,租客向金融机构按月还贷款。

看上去很美:租客免于整交一年的房租压力,房东和公寓一次性拿到全年租金、获得资金,金融机构也可增客户、吃利息。

实际上不然。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现在的长租公寓是吃差价的二手房,多数长租公寓企业已不是租赁企业,而是标准的“金融企业”。

《财经》杂志报道过的这个案例可以说明:一位深圳业主通过小鹰找房托管出租房屋,约定每月租金7100元,租客看到的实际月租金不到4600元。引入租金贷后,小鹰可从租客/金融机构处获取约5.5万元资金,每月支付7100元给房东。

收租客一个月4600元,给房东一个月7100元,不赔吗?

不仅不赔,还获得资金、赢得时间差。按月收支肯定赔,但一个月收5.5万、付7100,岂非大赚?只要继续客源不断,不愁付不起给房东的钱。

这一打法让小鹰短时间内抢占了房源和租客,快速扩张,或通过经营现金池实现更多套利。

张大伟说,一些运营商将房主的预期租金通过平台项目转移到公司名下,企业实控人可随意动用,玩的就是“期限套利”。

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分析,长租公寓企业拿到了资金、扩展了规模,但杠杆率高,资金压力大,行业下行时有资金崩盘风险。若企业把资金用来放贷、炒股,风险敞口只会更大。

11月17日蛋壳公寓北京总部门口,数百人维权(图源:《中国经济周刊》)

当下的蛋壳公寓,扩张模式、资金链状态与不少曾“濒危”企业有不少相似之处。可以看3组数据——

一是扩张速度:2015-2019年,蛋壳运营的房间数量从2434间增长至43.83万间,覆盖所有一线城市和二线热点城市。速度很快。

二是资产负债:蛋壳赴美招股书及年报数据显示,创立至今公司一直未盈利。

2017-2019年连续3年净亏损,累计亏损63亿元,税前利润率分别为-41.36%、-51.2%、-48.24%。今年3月,蛋壳上市后首份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7.06%,远超行业警戒线。

三是现金流:2017-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11460万元、-11620万元,-119120万元,长期为负。

也就是说,蛋壳公寓越扩规模,亏损反而越大,亏损额甚至达到营收的50%左右。按明斯基的3种融资类型(对冲性融资、投机性融资、庞氏融资)划分,这已构成庞氏融资,须不断借新还旧或者出售资产,方能堵上债务窟窿。也意味着,一旦某个时点现金流入不足以覆盖流出,即存在资金崩盘风险。

这一模式能玩这么久,关键就在高付低出、长收短付。与前文描述的案例类似,只要租客租金按年交给公寓,公寓按月给房东,就能凭时间差扩充资金池;只要资金池里有钱,就能继续吸引房源客源。

“租金贷”在蛋壳公寓的资金池占据重要地位。其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蛋壳的租金贷收入占总租金收入的67.9%。

如此高的比例意味着,一旦没有新租客以租金贷形式提前付房租,现金流就会断裂。

现金流问题并非蛋壳独有。机构统计,2020年上半年,媒体公开报道陷入经营困境的长租公寓多达84家。受疫情影响,长租公寓入住率下滑、租金收入下降,资金链问题被急剧放大。

工商平台天眼查近期发布的《房地产行业企业数据报告(2020)》显示,全国已注销或吊销长租公寓相关企业约170家,占相关企业总量的15%;约有22%长租公寓相关企业曾经或现有经营异常,近5%企业曾受行政处罚或有过严重违法行为。

租房贷模式(图源:央视)

目前,除少数集中式长租公寓外,包括蛋壳在内的多数长租公寓,都属于“分散式”公寓,扮演的是“二房东”角色——运营商不自持物业,从个人房东手中收房,简单装修后出租,按月给业主付房费,按年向租客收租金,从中赚差价。

这种模式盈利不易。戴德梁行2019年的行业报告指出,分散式长租公寓企业的底租、装修、运维成本约占总成本80%,行业平均回报率很难超过2%。同时,此类企业不易融资,因为没有太多自有资产;相比之下,背靠开发商、拥有土地、自持物业的重资产长租公寓企业更易获得融资。

经营模式先天不足,是企业的问题。对一个普通人来说,难道租个房子还得考察一番企业资质、审查其经营数据、断定其有无资金链风险,再决定租不租?这要求未免太高吧?

的确,一旦运营商破产或跑路,最终受困的正是租客:房东拿不到按月租金,只能收回房屋;租客无处可去,却发现租金贷仍背在身上,还得按月付贷。

这让岛叔想起一则旧闻:去年10月,老牌英语培训机构韦博英语关闭大量门店,上万名学员受到影响。企业经营不善也就罢了,要紧的是这些学员大多被机构劝说,从金融机构申请了数万元的“培训贷”,结果机构倒闭,学员退费无门,贷款却照还不误。

无论是培训贷还是租金贷,瞄准的都是囊中羞涩、有资金压力的年轻人,瞄准的也是提前拿到资金、用资金池玩扩张游戏的金融套路,最终风险却转嫁给消费者。这好吗?非常不好。

国家政策提倡的是鼓励业主改造空置房屋,增加租赁市场房源。市场有长期需求,但行业乱象亟需规范。

今年9月,住建部发布《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监管措施多达60余条,将长租公寓“高收低租”“长收短付”“租金贷”等高风险经营行为纳入监管;杭州等地出台规定,住房租赁企业向房东支付的租金及向租客收缴的租金、押金和利用“租金贷”获得的资金,应缴入租赁资金专用存款账户管理,部分资金须冻结作为风险防控金。

同时,各地也在为住房租赁企业提供金融、税收、土地优惠,支持合法正规的企业完善经营,并未一刀切禁止长租公寓的经营模式。业内人士认为,一定程度的高收低租、长收短付是企业灵活经营的体现,租金贷本质上是消费贷。关键在于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规模扩张速度应与风险管理能力匹配。

说到底,某种商业模式的创新、短时间内的繁荣,不能最终仅有少数人获利而造成的恶果和负面效应却由社会承担。

房屋出租(图源:网络)

文/云中歌

来源/侠客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海外网

[利率敞口风险(敞口风险管理费 退费)]

引用地址:https://www.haoxigou.com/202304/20765.html

tags: